怎么找复溜穴位位置图,复溜穴作用功能复流穴复留穴位图复骝穴

2018-01-16 穴位图解
    复溜,经穴名【Fùliū(KI7)】。出《灵枢·本输》。别名昌阳、伏白、外命。属足少阴肾经。经(金)穴。复溜穴位位置在小腿内侧,太溪直上2寸,跟腱的前房。在足内踝尖与跟腱后缘之间中点向上约三横指处。复溜穴缓解治疗肾炎、腹胀、肠鸣、水肿、泄泻、盗汗、自汗、脚气、腿肿、尿道炎、尿路感染、更年期综合征、精力衰退等。

快速找复溜穴位置

    正坐垂足或仰卧位,在太溪上2寸,当跟腱之前缘处取穴。取穴时,患者应正坐或者仰卧。复溜穴位于人体的小腿里侧,脚踝内侧中央上二指宽处,胫骨与跟腱间。
复溜穴所在位置图

复溜穴操作法

    1、按摩法:患者取舒适的体位(坐位、仰卧位均可),用拇指腹按压在复溜穴上,按而揉之,局部产生酸、胀、痛感,再屈伸踝关节,加强指压的感觉,然后用揉法放松。左右二侧交替进行,约10-15分钟。每日2~3次。
    2、悬灸法:取穴时仰卧位,使穴位充分暴露。艾条点燃后放于穴位上房约3cm处,使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,一般每次灸10~15分钟,以局部潮红为度。每日1~2次。
    按摩手法:先用手拇指点揉中府穴36次为一遍,再将手拇指肚按在复溜穴处,食指放于适当部位,对拿左右侧复溜穴各36次为一遍,交替揉拿至局部有温热感为宜。复溜穴=六味地黄丸。肾阴虚可以并能阴阳双补.太溪+复溜=十全大补汤.太溪、复溜二穴合用按摩法=十全大补汤.

按复溜合合谷穴有治盗汗的功能

复溜穴的作用

    复溜在太溪直上2寸,对于治疗血瘀、妇科炎症,以及因流产留下的后遗症很有效。而且,复溜这个穴位可以用作检验肾虚的按钮。如果按压复溜感觉到很酸很疼,就说明有肾虚的情况,需要艾灸了。等到艾灸一段时间,复溜不酸不疼了,就说明肾虚的毛病治好了。

复溜穴合谷穴止汗

    宜用大拇指腹轻轻揉按,以略有酸胀感为宜。“复溜”一词中,“复”是反复,“溜”是悄悄地散失,意指肾经的水湿之气在此蒸发上行。按揉复溜穴的止汗功效在 于刺激它能使水分代谢正常。合谷合复溜穴是止汗的“最佳搭档”。合谷穴要重点揉,复溜穴要轻揉。出汗过多时,可先按揉合谷2分钟,以感觉明显酸痛为度,再 轻揉复溜2分钟。

    复溜穴的功能:是滋补肾阴、利水消肿,凡是咽中的问题,按揉复溜都会有效果。能清热滋阴,治燥热伤津之咳嗽。经常按摩或艾灸能起到滋阴补肾的作用,肾虚气弱,肝肾亏虚,精气不能上濡于耳,就可能形成耳鸣。虚证耳鸣临床上表现为:耳中如蝉鸣,时作时止,休息不足或劳累时加剧,按耳时鸣声会有减轻。

复溜穴

    此外,复溜穴也是个身手不凡的奇穴,专门治疗水液代谢失常。细细品一下它的名字,就是让停在身体里的水重新流动起来,可见它的滋阴效果非同一般。复溜穴位于小腿内侧,紧挨着太溪穴之上,跟腱的前方。常按复溜穴不仅可以拯救你干裂的嘴唇,还有如下好处:

    如果你手指或足趾总是麻木,这时多揉复溜穴,症状就慢慢地改善了;
如果你正在经历腹泻,可以揉揉复溜穴,腹泻自然就好了;

    如果你下肢静脉曲张,按摩复溜穴可以逼出体内的湿寒,使气血形成从足到头的大循环。复溜穴的功效数不清,在后文中我们还会说到,此处不一一列举。按摩这个穴位时,你会明显感觉到一股清凉感从胸腹向四周扩散、蔓延开来,自己仿佛处于水中一般,有一种无以言表的舒服。

复溜穴临床治疗

    肾多虚证,“虚则补其母”,而复溜为肾经之母穴,故取本穴多行补法,具有滋阴补肾之功,对静脉曲张、水肿、腹胀、自汗、盗汗、腹泻、尿失禁、指端麻木等证有很好的治疗作用。

   1.水肿腹胀

    上复溜穴的功效是补肾滋阴、利水消肿,改善整个肾功能,解除肾功能失常所产生的各种症状。所以,如果出现水肿腹胀,虽然看起来是膀胱经的问题,但你会发现,揉膀胱经却没有什么效果,这时一定要揉复溜穴,让淤血重新流动起来就消肿了。
    实际上,身体上凡是有肿的地方都跟复溜穴有关。因为肿的意思就是有水液在那里停滞不流,淤住了,而刺激该穴就能让它重新循环起来。

    2.静脉曲张
    静脉曲张,俗称“浮脚筋”,是静脉系统最常见的疾病,主要是由于久坐或久立造成的,血液蓄积下肢,在日积月累的情况下破坏静脉瓣膜而产生静脉压过高,造成静脉曲张。像教师、外科医师、护士、发型师、专柜小姐、厨师、餐厅服务员等需长时间站立的人都是静脉曲张的商危人群。如果刚淤血的时候就刺激复溜穴,效果会很明显。但如果静脉曲张已经形成了大疙瘩,揉几天复溜穴是不会好的,必须从整个身体来慢慢调整。所以要在苗头刚发生时除掉。

    3.自汗、盗汗
    自汗、盗汗均属于人体水液代谢失常。自汗就是待着的时候就出汗。盗汗是睡觉的时候在不知不觉中出汗,一睁眼就不出了。如果出现这两类问题,那么按揉复溜穴就能解决。

    4.腹泻、腹痛
    叶腹泻是膀胱受堵,水液不走膀胱,而是走大肠的结果。中医有句话叫“水液别走大肠”,走错地方就形成腹泻。当你按摩复溜穴后,尿道一通,腹泻自然就好了。

    5.大、小便无力,尿失禁
    肾在下开窍于二阴,司二便。也就是说,大、小便无力都跟肾有关。有好多人,尤其是老人,半天解不出便来,这就是肾气不足,气血不往下走。尿失禁也是这个问题,都是肾气不足的表现。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揉复溜穴得以解决。

    6.高血压
    尺泽(在肘横纹中,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)、复溜、太溪,三穴同补,这是最好的降压方法。先揉尺泽,再揉复溜,降压的功能才能更确切。揉尺泽是为了更好地把上面的气降下来,揉复溜穴是为了把降下来的气给接住,让它固定下来。最后再揉太溪,才能真正把肾给补上,这是一步一步逐渐起效的。

    7.白内障、青光眼等眼疾
    复溜穴是治疗眼疾的要穴。如果你有白内障、青光眼、飞蚊证、眼睛胀痛、上眼皮无力等问题,揉复溜穴都管用。此外,如果你手指端或脚趾端总是麻木,就是气血过不去,原动力不足,也要每天多揉揉复溜穴。

复溜穴穴位解剖

    穴下为皮肤、皮下组织、趾长屈肌、胫骨后肌。皮肤由隐神经的小腿内侧支分布。隐神经是股神经中最长的一支。该神经自股三角内下降, 经其尖进入 股?管。在该管的下端,与膝最上动脉共同穿股收肌腱板,离开该管;继在膝内侧缝匠肌和股薄肌之间,穿深筋膜,伴大隐表脉下降至小腿内侧,至小腿下三分处, 分为二支:一支继续沿胫骨内侧缘下降至内踝;另一支经内踝的前面,下降至足的内侧缘。隐神经可与腓浅神经的足背内皮神经结合。上述的趾长屈肌和胫骨后肌等 由胫神经的肌支支配。

复溜穴名解

    〖人体穴位配伍〗配后溪穴、阴郄穴治盗汗不止;配中极穴、阴谷穴治癃闭。
    〖附注〗肾经经穴。
    〖别名〗伏白穴,昌阳穴。
    〖穴义〗肾经的水湿之气在此再次吸热蒸发上行。
    〖名解〗
    (1)复溜。复,再也。溜,悄悄地散失也。复溜名意指肾经的水湿之气在此再次吸热蒸发上行。本穴物质为照海穴传输来的寒湿水气,上行至本穴后因其此再次吸收天部之热而蒸升,气血的散失如溜走一般,故名复溜。
    (2)伏白。伏,隐藏、埋伏也。白,肺性之气也。伏白名意指本穴吸热溜散的水气隐伏着肺金之气的凉湿之性。本穴物质为照海穴传来的寒湿水气,在本穴吸热后温度上升而变为肺金之性的凉湿之气,故名伏白。
    (3)昌阳。昌,昌盛繁荣也。阳,阳气也。昌阳名意指肾经阳气至本穴后才变为昌盛繁荣之状。本穴物质为照海穴传来的寒湿水气,在本穴吸热后变为了天部的阳气,肾经阳气在此变得繁荣昌盛,故名昌阳。
    (4)肾经经穴。经,经过也,动而不居也。本穴物质为吸热上行的天部阳气,经过本穴动而不居,故为肾经经穴。
    (5)本穴属金。属金,指本穴气血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。本穴物质为肾经的天部阳气,性温热,与肺金之气同性,故其属金。
    〖气血特征〗气血物质为天部之气,性温热,与肺金之气同性。
    〖运行规律〗散热后循肾经横传于交信穴。
    〖功能作用〗补肾益气。
    〖治法〗寒则先泻后补或补之或多灸,热则泻针出气。
阅读 153
79
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