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复苏按压“点”恰合于心脏经“膻中”穴

2015-11-02 穴位图解

现代心肺复苏术兴起于上世纪50-60年代。1960年Kouvenhoven发表了第一篇关于胸外按压的文章,被视为心肺复苏新开端的标志。此后,Peter Safa将胸外心脏按压与口对口呼吸法、体外电击除颤有效地结合在一起,构成了现代心肺复苏的三大要素。其中,心肺复苏的心脏按压“点”,在经历了几十年反复技术“定位”的发展后,目前已达到全球范围业界专家共识:心脏的按压部位为“两乳头连线与胸骨的交叉点处”,恰好落在传统中医心脏经的“膻中”穴上。追溯到早在2000余年前的中国,中医就已明确定位于此,殊途同归,现代复苏心脏按压“点”与中医任脉上的“膻中穴”完全重合。

如何用科学的发展目光来看待这一医学现象,是一种纯属偶然的事情巧合,还是一种必然的文化回归?有必要对此进行追溯的学术探讨。

1 心脏按压点的变更

1960年Kouvenhoven对胸外按压部位的描述为胸骨下段;1974年开始制定并于1980、1986、1992年多次修订再版的《美国心肺复苏指南》中,胸外按压部位也均为胸骨下段;《2000年国际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》做了更具体的定位:剑突上两横指;其后经过5年的应用与实践,至2005年经新修订后的国际心肺复苏指南(以下简称“《2005年国际复苏指南》”)定位:成人为两乳头连线与胸骨的交叉中点。在这前后40余年间,也有学者尝试按压其他部位来进行心肺复苏的学术探讨,如不去按压胸骨中下段,而是均衡地挤压胸廓或按压其他部位,但均与预期设想相距甚远儿未能获得满意效果。

不仅如此,心脏按压的强度与频率等,也从最初Kouvenhoven要求按压频率为60次/分、按压深度3~100px,逐步发展到今天《2010年国际复苏指南》要求:按压频率至少100次/分、按压深度125px;并强调应先行心脏按压、再做人工呼吸(即心肺复苏的程序由原来A-B-C更新为C-A-B)。这些均再次表明“心脏按压”在整个心肺复苏技术环节中,一直是处于不可替代的重要“位置”。

2 心脏按压点重合“膻中”穴

经络和腧穴的概念是历代中医学家经过长期医疗实践,不断观察总结而逐步形成的。中医任脉经循胸骨中线,其上膻中穴与心脏按压点完全相对应的重合。任脉及膻中穴的最早记载,见于约成书于战国至西汉时期(公元前475年~公元9年)的《黄帝内经》中的《灵枢》,距今已有约2000余年的历史。

“膻中”是中医任脉的重要穴位,《针灸甲乙经》(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学专著,编撰于259年)中记载:膻中“在玉堂下一寸六分、直两乳间陷中,任脉气所发,仰而取之”。《难经·四十五难》(约成书于东汉之前)也记载:“气会三焦外,一筋直两乳内也”。清朝名医徐灵胎所著《难经经释》讲:“三焦外,谓在焦膜之外;两乳内,谓两乳之中,任脉之所过,即膻中也”。传统中医“膻中”穴的标准定位为:在胸部前正中线上,平第4肋间隙,两乳头连线的中点。取穴:仰卧,男子于胸骨中线与两乳头连线之交叉点处定取;女子则于胸骨中线平第4肋间隙处定取。

该经穴的定位与现今2005~2010年的国际复苏指南明确的心脏按压点的定位完全一致,可谓吻合与重叠。

3 心脏经“膻中”穴的功用

古籍记载,“任脉以主气为用”。概因任脉汇集了三焦之气(即:上焦宗气、中焦水谷之气、下焦原气)的缘故。即任脉的穴位大都具有调理局部和全身气机的作用。《灵枢》记载:“宗气积于胸中,出于喉咙,以贯心脉而行呼吸”,这对任脉功用做了最精辟的描述。膻中为任脉的主要穴位,属心包募穴,八会穴之一。《灵枢·海论》记载:“膻中者,为气之海”。《灵枢·胀论》记述:“膻中者,心主之宫城也”。《行针指要歌》认为:“或针气,膻中一穴分明记”。说明“气会膻中”,膻中的主要功用就在于宽胸理气,一切“气病”皆可选用。换言之,如果按现代医学观点讲,膻中穴的功能作用与人的心跳,呼吸密切相关。

大量临床研究证实,针刺膻中穴可以改善心肌缺血;也有报道点按膻中穴后能改善冠状血流量,并使所有内径不同的冠状血管产生程度不一的扩张;艾灸膻中穴能改善心电图各导联ST段水平下移值,用以治疗心肌缺血;用膏药贴敷膻中穴也可改善心肌缺血,用以治疗心绞痛。这些研究说明对膻中穴进行针刺、点按、艾灸、药贴等多种不同方式的局部刺激,均能产生对心血管急症的治疗效应,可以说膻中是重要的心脏急救之穴。

4 心脏按压点与“膻中”穴的关联

现代医学心脏按压的机理有胸泵、心泵等学说,虽无统一定论,但最终都要达到重建循环、重建呼吸的复苏目的。

中医理论讲“气是人体生命之源,人以气为本”。气之为用,无所不至。经穴是人体气血流通的通路,内灌脏腑、外濡肢节,沟通上下内外,将人体各部联系成有机的整体。呼吸心跳停止也就意味着气机停止,而停止的气机能够重新流动也就意味着生机重现,复苏“成功”。从中医理论角度分析,刺激主气为用的任脉和为气之海的膻中,以期恢复停滞的气机,显然是有据可依、有理可释。

现代医学研究已证实,采用按压刺激膻中穴可以改善冠脉血供、ST段水平、心肌缺血等,说明心肺复苏的心脏按压点与任脉膻中穴之间,可能的确存在有一定的内在关系。《2010年国际复苏指南》对心脏按压进行技术更新后专门强调:心脏按压步骤前置、按压频率加快、按压幅度加深。这三点变化的综合结果,似乎完全可以认为实际是对“膻中穴”增加了刺激,从而可达到更佳的复苏效果。

综上所述,现代复苏术心脏按压“点”与传统中医心脏经“穴”巧合的相对重合现象,隐含着一种可能性,即心肺复苏时刺激任脉膻中穴明显对呼吸心跳的恢复有利。同时,这种重合现象恐怕也不能说成是一种单纯的“巧合”,而是代表着有深厚的历史渊源的急救学术“契合”。值得指出的是,当前的国际心肺复苏技术显然不会是终极技术,未来的发展变化可以预期。而中医经穴的理论与实践,或许能够为心肺复苏技术的未来发展提供想象空间及研讨思路。

阅读 99
79